30款常用粥熬法及功效
1.大枣粥(见《圣济总录》)。原料:大枣10~15个,粳米2两。制作:加水,二者一起煮粥。功能:补气血、健脾胃,对于胃虚食少、脾虚便溏、气血不足以及血小板减少、贫血、慢性肝炎、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。
2.大蒜粥(见《食物疗法》)。原料:紫皮大蒜30克,粳米2两。制作:将大蒜去皮后放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,然后取粳米2两,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,再将蒜重新放入粥内同煮为粥。功能:暖脾胃,行气滞,降血压,止痢,对饮食积滞。脘腹冷痛、泄泻痢疾有较好疗效。
3.山药粥(见《萨谦斋经验方》)。原料:干山药片45~60克,或鲜山药100~120克,粳米2~3两。制作:将山药洗净切片,同粳米共煮粥。功能:补脾胃,滋肺肾,可用于脾虚腹泻、慢性久痢、虚劳咳嗽、食少体倦以及老年性糖尿病等症。
4.木耳粥(见《鬼遗方》)。原料:黑木耳30克,粳米2两,大枣3~5枚。制作:先将木耳浸泡半天,用粳米、大枣煮粥,待煮沸后,加入木耳、冰糖适量,同煮为粥。功能:润肺生津,滋阴养胃,益气止血,补脑强心,适用于中老年人体质衰弱、虚劳咳嗽、痰中带血以及慢性便血、痔疮出血等症。
5.牛乳粥(见《本草纲目》)。原料:粳米2两,新鲜牛奶半磅。制作:先以粳米煮粥,待粥将熟时,加入牛奶同煮成粥。功能:补虚损,润五脏,益老人;适应于中老年人体质衰弱、气血亏损、病后虚羸。口干作渴以及反胃噎膈、大便燥结等症。
6.生姜粥(见《兵部手集方》)。原料:鲜生姜6~9克,粳米或糯米2~3两,大枣之枚。制作:将生姜切为薄片或细粒,同米、大枣同煮为粥。功能:暖脾胃,散风寒,适用于脾胃虚寒、反胃羸弱、呕吐清水、腹痛泻泄、感受风寒、头痛鼻塞,以及慢性气管炎、肺寒喘咳等病。
7.玉米粉粥(见《食物疗法》)。原料:玉米粉适量,粳米适量。制作:将玉米粉冷水溶和,待粳米粥煮沸后,调入玉米粉同煮为粥。功能:益肺宁心,调中开胃,适用于高血脂症、冠心病、心肌梗塞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的防治。
8.白茯苓粥(见《直指方》)。原料:白茯苓15克,粳米2两。制作:将白茯苓磨成细粉,每次取茯苓粉15克左右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健脾益胃、利水消肿,适用于脾虚泻泄、小便不利、水肿、肥胖症、老年性浮肿。9.白扁豆粥(见《延年秘旨》)。原料:白扁豆60克,粳米2两。制作:二者同煮为粥。功能:健脾养胃,利湿止泻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食少呕逆、慢性久泻、烦渴等症。
10.百合粉粥(见《本草纲目》)。原料:鲜百合60克,粳米2两,冰糖适量。制作:百合干后研粉,用粉30克、冰糖适量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润肺止咳,养心安神,适用于慢性气管炎、肺热或肺燥干咳、涕泪过多、热病恢复期余热未消、精神恍惚、坐卧不安、妇女更年期综合症。
11.苏子粥(见《药性本草》)。原料:苏子15~20克,粳米1~2两,冰糖适量。制作:将苏子捣烂如泥,同水煎取浓汁,去渣,入粳米、冰糖,同煮为稀粥。功能:止咳平喘、养胃润肠,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、咳嗽多痰、胸闷气喘、大便干结。
12.芹菜粥(见《本草纲目》)。原料:芹菜连根120克,粳米半斤。制作:将芹菜洗净切碎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清肝热,降血压,适应用高血压病、肝火头痛、眩晕目赤。
13.赤小豆粥(见《日用本草》)。原料:赤小豆适量,粳米2两。制作:将赤小豆浸泡半日后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健脾益胃,利水消肿,适用于大便稀薄、水肿病、脚湿气、肥胖病。
14.砂仁粥(见《老老恒言》)。原料:砂仁细末3~5克,粳米2两。制作:先将粳米煮粥,待粥煮成后调入砂仁未,再煮一二沸即可。功能:暖脾胃、助消化、调中气,适用于消化不良,脘腹肿满、食欲不振、气逆呕吐、脾胃虚寒性腹痛泻痢。
15.胡萝卜粥(见《本草纲目》)。原料:新鲜胡萝卜适量,粳米半斤。制作:将胡萝卜切碎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健胃、补脾、助消化,适用于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、皮肤干燥症、夜盲、以及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
16.莲子粉粥(见《太平圣惠方》)。原料:莲子适量,粳米2两。制作:将莲子煮熟后,切开,去壳,晒干,磨粉备用。每次取莲子粉15~20克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养心、益肾、补脾、涩肠、抗老,适用于年老体弱、多梦失眠、慢性腹泻、夜间多尿及心悸者。
17.薄荷粥(见《医余录》)。原料:薄荷30克,粳米2两。制作:将薄荷煎汤候冷;用粳米煮粥,待粥将成时,加入冰糖适量及薄荷汤,再煮一二沸即可。功能:疏散风热,清利咽喉,适用于中老年人风热感冒、头痛目赤、咽喉肿痛。
18.莱菔子粥(见《老老恒言》。原料:莱菔子适量,粳米2两。制作:将莱菔子炒熟后研末,每次取10~15克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化痰平喘,行气消食;适用于咳嗽多痰、胸闷气喘、不思饮食。暖气腹胀、肺气肿。19.萝卜粥(见《图经本草》)。原料:新鲜萝卜半斤,粳米2两。制作:将萝卜洗净切碎,同粳米煮粥;或用鲜萝卜捣汁和粳米同煮为粥。功能:化痰止咳、消食利膈、止消渴,适用于咳喘多痰、胸膈满闷、食积饱胀以及老年性糖尿病等。
20.黄芪粥(见《冷庐医话》)。原料:生黄芪30~60克,粳米2两,红糖少量,陈皮末1克。制作:取生黄芪浓煎取汁,选用粳米和红糖少量同煮,待粥将成时,调入陈皮末,稍沸即可。功能:补益元气、健脾养胃、利水消肿,适用于劳倦内伤、慢性腹泻、体虚自汗、老年性浮肿、慢性肝炎、慢性肾炎、疮疡久溃不收口等一切气血不足的病症。
21.甜浆粥(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)。原料:取新鲜豆腐浆适量,粳米3两,冰糖少许。制作:用豆腐浆同粳米煮粥,粥成后加入冰糖少许,再煮一二沸即可。功能:健脾、养胃、润肺、补虚,适用于年老体衰、营养不良以及血管硬化症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的防治。
22.菊花粥(见《老老恒言》)。原料:菊花适量,粳米2两。制作:秋季霜降前,将菊花采摘去蒂,烘干或蒸后晒干,亦可置通风处阴干,然后磨粉备用。先用粳米煮粥,待粥将成时,调入菊花末10~15克,稍煮一二沸即可。功能:散风热、清肝火。降血压,适应于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肝火头痛、眩晕目暗、风热目赤等症。
23.葱白粥(见《济生秘览》)。原料:葱白15~20根,粳米2两。制作:将新鲜连根葱白洗净切断,先以粳米煮粥,待米半生半熟时,加入葱白,同煮为粥。功能:发汗散寒、温中止痛,适用于伤风感冒、发热、恶寒、头痛、鼻塞流涕、腹痛泻痢等。
24.葛根粉粥(见《太平圣惠方》)原料:葛根粉30克,粳米2两。制作:先将新葛根洗净切片,经水磨石澄取淀粉,晒干备用。每次以葛根粉30克、粳米2两煮粥。功能:清热、生津、止渴、降血压,适用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绞痛、老年性糖尿病、慢性脾虚泻痢及发热期间口干烦渴等症。
25.薏苡仁粥(见《广济方》)。原料:苡仁粉30~60克,粳米2两。制作:先将生薏苡仁洗净晒干,碾成细粉,每次取苡仁粉30~60克,同粳米煮粥。功能:健脾胃、利水湿,抗癌肿,适应于浮肿、脾虚腹泻、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挛,并可作防治癌肿的一种辅助食疗措施。26.藕粥(见《老老恒言》)。原料:藕适量,粳米2两,砂糖少许。制作:将藕洗净后切成薄片,同粳米、砂糖同入砂锅内煮成稀粥。功能:健脾、开胃、益血、止泻,适用于食欲不佳、大便溏薄、热病后口干烦渴。
27.八宝粥(见《方脉正宗》)。原料:芡实、山药、茯苓、莲肉、薏苡米、白扁豆、党参、白术各6克,大米100克,糖适量。制作:将前8味中药加水共煮40分钟,捞出党参与白术之药渣,再入淘干净的大米,继续煮烂成粥。分顿调糖食用,连吃数日。功能:健脾益气、温阳利湿,适用于体虚乏力、虚肿、泄泻等症。
28.山药杏仁粥(见《家庭食疗手册》)。原料:山药、粟米各500克,杏仁1000克。制作:山药煮熟,烘干,粟米炒熟,共为面;杏仁去皮尖,炒熟,为面。每晨空腹时用白汤调杏仁面10克,山药、粟米面适量,入酥油少许,调和后作早点用;或将三料拌匀,用时取适量,用开水调糊即可。功能:补脾益气,温中调肺,适用于脾肺不足之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溏,寒饮咳嗽等症。
29.山莲葡萄粥(见《民间验方》)。原料:山药、莲实、葡萄干各50克,白糖少许。制作:山药洗净后切成薄片,莲实用温水浸泡后去皮心,葡萄干洗净,三者同锅加水煮,先用武火煮沸后,转用文火煮至熟烂后,调入白糖,早晚餐温热服食。功能:补益心脾,适用于面色(白光)白、走力倦怠、形体虚弱、腹胀便秘等症。
30.红枣糯米粥(见《中国药膳学》)。原料:山药粉12克,苡仁15克,荸荠粉3克,大枣15克,糯米75克,白糖75克。制作:洗净苡仁,煮至开裂时,放入糯米、大枣共煮至烂,洒入山药粉,边洒边搅,煮20分钟后,洒入荸荠粉,搅匀后停火,加入白糖即可。分三次服用。功能:健脾益气、利湿止泻、生津止渴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病后体虚、营养不良、贫血、水肿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