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中药文化 > 医药杂谈
医药杂谈

添加时间:2014-08-07  浏览次数: 次

痤疮的中医分型

中医分析痤疮的类型:肺热型、冲任不调、胃热型、血热型、湿毒型和毒热型六种。

(1)肺热型(化妆品型痤疮):主要是因为肺经有热,外受风邪,使热郁积肌肤不得宣泄而致。多见于中青年,皮损以炎症丘疹为主,颜面肤色潮红,有口鼻干燥、鼻息气热、口渴、口臭、并伴有大便干燥。颜面部有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,形如粟米大小,可挤出白色油状物,以鼻周围较多,也可见于前额,面有黑头粉刺,轻微痛痒,舌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主要是清肺热,常用枇杷叶、黄芩、桑白皮、黄檗(黄柏)、牡丹皮等煎服。

(2)冲任不调(月经性痤疮):好发于中青年女性,面部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、经期变化关系密切。
多见于颏、眉间或颊部,部分病人主要集中在口唇四周,尤以下颏更为明显,反复发生丘疹、血疱疹、脓疱、皮损以结节为主,大小不等,淡红色或紫色,月经前3~5天皮疹加重增多,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。此病人多数有月经不调,情绪不好,烦躁易怒,咽干、口苦,乳房胀痛不适或腹胀痛及胁肋胀痛,舌红苔微黄,脉弦细数。
主要是养阴清热,调理冲任,方用柴胡疏肝汤加减:柴胡、郁金、白芍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鱼腥草、蒲公英等,水煎服。

(3)胃热型(寻常性痤疮):多因饮食不节,过食及膏粱厚味,使阳明燥结,脾胃积热,郁于肌肤所致。常有食多、口臭、恶热、口渴喜冷饮,颜面皮肤油腻不适,丘疹或脓疱,大便干燥等症状,舌质红,苔腻、脉沉滑而有力,皮损皮现与肺热型基本一致,但以口周较多,亦可见于胸部背部。主要是清阳明腑热,可用调胃承气汤:大黄、芒硝、甘草,水煎服(根据病情轻重慎服)。

(4)血热型(激素性皮炎):多因情志内伤,气愤郁久化热,热扰营血而发。表现为颜面两颊有散在潮红色丘疹,如粟米大小,以口鼻周围及两眉间皮疹轻多,面部常有毛细血管扩张,遇热或激动时面部潮红,自觉有灼热,妇女月经前后皮疹常常舌尘红,苔薄,脉细滑数。主要是凉血清热,方用桃红四汤或凉血五花汤合方加减:红花、鸡冠花、凌霄花、玫瑰花、野菊花、桃仁、当归等,水煎服。

(5)湿毒型(囊肿型痤疮):多因素体蕴湿,郁于肌肤,复感外界毒邪而致湿毒凝聚,阻滞经络,气血头和而成。常以黄豆大或樱桃大之结节或囊肿为主,皮肤表面高低不平,重者感染脓疱,局部红肿疼痛并可伴有头痛、燥热等全身不适,油性皮肤胸背常有同样皮损,治愈常留瘢痕。主要是除解毒,活血化瘀,可用土茯苓、薏苡仁、萆廨、车前子、大豆黄卷等煎服。

(6)毒热型(节结型裹肿):多因肺胃蕴热上升,复感外界毒邪,致使毒热互结,蕴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。以脓疱型丘疹为主,脓疱聚集,时有少量黄稠脓液外溢,周围常有红晕,自觉疼痛,脓疱消退后,皮肤表面可遗留凹陷性小瘢痕,形如橘皮,胸背常被累及,大便干燥或秘结,数日不行,小便黄赤,便有全身营养不良,免疫力差,舌质红、苔黄燥,脉弦滑或数。主要是清热解毒,可用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等煎服。

上一篇:云南白药与“国家保密配方”  下一篇: 古人为何非“圣人面南而立”不可?而不是面北、东、西?
回顶部

冀公网安备 1306830200003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