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中药材市场6月21日药材行情
防已:粉防已过去几个月大货调入市场数量为几年来最少,去皮个52-53元,一般货49-50元。去年粉防已因资源已少,产量下降,随着江西等产区货源消化,行情将逐步转好。
平贝:平贝正大面积采挖,由于采挖投入劳动力多,工值高,采挖费用大,种植成本增加,鲜货大量上市,收购价格下跌阻力大。市上平贝新货尚未上市,受产地价高影响,经营户要价也上调2元,大个86-88元。
川芎:走动不及前期,价疲,统货16-16.5元,后市应以稳为主。
荷叶:荷叶产新期渐近,白洋淀产区发展旅游禁止大面积收割,估计新货产量仍将不大,同时人们保健意识增强,销量增加,市上货源已少,药用叶7.5-8元,丝9-10元,茶用叶14-17元,丝一般货23-25元,好货33-35元。
金银花:今年产量大,湖北货白花25-35元,青花28-38元,市场行情暂稳,河北青花100-115元。
旱半夏:出口减少,产量不减,市场行情下滑,现山西货价96-98元,后市需要消化。
八角:八角销售正处淡季,玉林市场行情依然坚挺,说是春角产量小,上市数量下降,秋角消化较好,以及价格处在相对低位,树上秋角挂果不多,商家关注力度强于前期,在玉林市场春角300-315元/件,水烫角一般货400-410元,好货415-430元。安国市场八角多小批量成交,15-16元,大货14-14.5元。
白豆蔻:白豆蔻不断有货源从国外调入,各地存货消化迟缓,又处销售淡季,成交减少,市疲,一般货32-34元,优质品38-40元。
山柰:山柰因去年产量大,货源丰,市场大货外销少,行情疲软,国产货32-34元,好货36-38元,进口一般货18-19元,好货20-22元。据广东产地反映去年产新价低挫农民种植积极性,今年新货产量将小。
桑螵蛸:产量锐减,价高,影响走动,现大棉蒸货价500元,硫薰货400元左右。
山萸肉:行情暂稳,现河南统货价23-24元,后市看稳。
太子参:太子参尚是采挖初期,在安徽宣州鲜货收购价格为16-18元/公斤,干货70-80元,贵州施秉85-90元。太子参种植成本高,种植效益小,农民持货等待行情回升,市上太子参存量小,经营户也十分谨慎,贵州统货95-100元,中选货125-130元。
覆盆子:覆盆子逢淡季,价格达到几年来最高,交易不如前期,价格回落2元上下,为83-85元,安徽产地75-77元,浙江磐安市场为79-80元。
关防风:高价刺激,今年产量不会小,现内蒙统货160-170元,后市继续看好。
僵蚕:僵蚕春货已大量上市,新货价格持续下走3-5元,在广西收购才90元,在四川为115-120元,安国市场僵蚕新货干度不好,为135-140元。今年僵蚕新货产量增加,销售不如几年前,后市行情回暖不易。
平贝:东北地区产新深入,受成本支撑,价格坚挺,市场价格小涨,大个86-88元。
夏枯球:河南安徽已经产新,收购价在17-18元,市场价稳,统货在19-21元之间。
白鲜皮:白鲜皮已开始采挖,到新货大量上市还要一个多月,由于资源减少,产量仍将小,工值高,加工成本仍大,新货收购价格难以下调,市上白鲜皮大货较少,东北一般货37-40元,选货43-50元,朝鲜货36-42元。
柴葛根:柴葛根安徽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等产区反映大货已少,秋季到来可供给货源将少,市上柴葛根多小批量成交,大片4.7-5.5元,大丁8-9元,小丁一般货12-13元,好货15-16元。
白芍:市场有陈货待售,走动一般,三四级要价16-18元,今年产量应密切关注。
石菖蒲:零星产新,该品掺杂现象严重,影响实际购销,大别山统货26元上下。
金银花:金银花二茬已开始采摘,河北、山东等产区长势不错新货产量仍将大,市上行情逢淡季已转稳,青花货100-115元不等。湖北货药用销量不如河北货,货源充足,白花25-35元不等,青花28-38元。
白芨:今年产量更低,来货少,统个要价520-550元,后市将保持坚挺。
青翘:目前市场货源已经基本走空,价升,水煮货39-40元,生晒货37-38元,该品即将产新,后市强烈看好。
赤芍:已经采挖,今年产量不会大,价坚,内蒙收购价24元上下,市场统货25-26元,优质27-28元,看好。